觀點

觀點

國際專家搶閘聲明自毀專業

鄭赤琰 2019年12月16日 22:30

鄭赤琰:「儘管監警會主席梁定邦強調專家並非請辭,只是完成階段性工作,監警會仍會如期下月提交陳述資料的報告。但泛暴派已然公開說:「摑了林鄭一巴」,認定外國專家是拂袖而去,是不願被政府利用雲雲。泛暴派只藉此機會表明監警會其餘階段的審視工作必須有傳召證人的權力。然而監警會仍未向政府提交首階段報告,會否擴大監警會權力言之尚早。說五人辭職抗議更是沒這回事,何況專家也表示若再邀請也會繼續參加。是也?非也?作為輿論界,專家組此舉值得關注的有三點......」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監警會的報告還未出來,已然鬧出國際專家組五名成員「造反」事件,聲稱要「formally stand aside from its role」(全體正式退出),有關聲明被泛暴派利用早已預料中。

立場偏頗專家變政客

儘管監警會主席梁定邦強調專家並非請辭,只是完成階段性工作,監警會仍會如期下月提交陳述資料的報告。但泛暴派已然公開說:「摑了林鄭一巴」,認定外國專家是拂袖而去,是不願被政府利用雲雲。泛暴派只藉此機會表明監警會其餘階段的審視工作必須有傳召證人的權力。然而監警會仍未向政府提交首階段報告,會否擴大監警會權力言之尚早。說五人辭職抗議更是沒這回事,何況專家也表示若再邀請也會繼續參加。是也?非也?作為輿論界,專家組此舉值得關注的有三點:

第一,在監警會正式報告發表前,專家組有必要發表聲明嗎?

他們這樣做很不尋常,會引發誤會,會被人誤解他們要與報告畫清界線,起碼會給人解為不禮貌、不合作,甚至可說是很不客氣,沒有事先和監警會商量,舉動近乎粗魯。梁定邦曾表示,即使國際專家組加入,但監警會仍會依《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條例》行事。法例清楚列明委員會的權力,專家組因為監警會沒有傳召證人的權力而對審視工作感到不安,便應在事先表明,若不得要領,可以不接受委任,不要事後發難!

第二,五名專家曾參與外國暴亂的調查工作,外界期望他們能有獨立判斷,為監警會提供專業意見。但五人的聲明有損其專業水準,令他們變得更像是政客!

一般專家除非委員會要求他們另行發表聲明,否則他們應尊重委員會發表的正式報告。因此他們不會也不應發表個人聲明,甚或私下串聯其他專家發表聯合聲明,這樣做便有失專家獨立見解的專業精神,這樣做更有違他們被委任的角色。專家分別來自英國(兩名)、澳洲、加拿大與新西蘭,有關安排是希望吸納更多不同國家不同角度不同觀點,可以更全面看出警方的問題。恰好相反的是他們竟然不知避嫌,公然串聯發表共同的聲明,破壞了角色形象。

第三,對當前發生在香港的暴亂,國際專組不可能不知道暴動已嚴重出現社會撕裂,政治對峙非常敏感與非常嚴重,因此參與審視成員的言行,一舉一動備受關注,稍有不妥的言行,都會觸發更多更大的麻煩,像五人的聲明表明他們要正式「退出」(stand aside),這樣的聲明勢必非常「惹火」,這已在泛暴派的記者會中表露無遺,指政府進一步分裂社會雲雲,接着下去因他們的言行而引發更多暴亂,當然是預料中事。

由此可見,這批專家不是在做建設性的工作,而是在做破壞性的工作。因此,在下一階段的審視,即使他們說願再參與,也不應該考慮再委任他們了!

由上面觀察得到的負面印象,這次特區政府的聘請未免太大意,近乎很不小心,理由如下:

甄選專家需要更細心

第一,五人全部來自英國與英聯邦國家,五人的社會政治文化背景清一色是英國式,這樣的專家一個已足夠,為何還要五個之多?還有兩個是同在英國來的。為什麼政府考慮人選時會那麼偏向英國及其政治盟友⁈是不是以為這樣做得出的報告可以塞住泛暴派的嘴巴,叫他們沒話說⁈為什麼不想到來自極之Liberal(自由派)的英式社會政治文化國家會更傾向同情黑衣暴徒,伺機踩政府一腳⁈其實要審視「反修例暴亂」中香港警察的表現,關鍵不是人選有否調查警隊執法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能不能深入了解香港的社會與文化問題,更嚴重的是暴徒的國家認同問題。否則單憑自由派思維,他們所看到的警察問題是不能正面理解警察執法的需要的!

第二,考慮到美英加澳等西方國家的傳媒大肆扭曲與醜化香港警察,再加上這些國家的政府在美國壓力下已全部口徑一致地詆毀特區政府與香港警隊,美國總統特朗普更簽署所謂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要制裁損害香港人權與自由的個人與實體,毫無客觀可言,更是嚴重干預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可以想像得到的是五人在參與這次審視工作,不無心理壓力,與個人人身安全的憂慮。搞到不好,報告出來後不被美國認可的話,五人還會被美國帶頭對付。因此下一階段的審視,即使要從國際形象考慮,也不能都在此五人中委任。

第三,經過此次的教訓,今後要邀請外國專家參與審視,要從不同文化、社會與政治背景的國家去考量,例如是曾是英國殖民地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他們監警與曾由港英政府管治的香港相似,他們更加較容易了解同處香港的問題。

原圖:http://static.stheadline.com/stheadline/inewsmedia/20190829/_2019082921241340484.jpg

原文:大公報 2019-12-16 評論(作者授權轉載)

http://www.takungpao.com.hk/opinion/233119/2019/1216/391425.html

作者鄭赤琰為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