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租置計劃背離初心 反對重啟

何濼生 2020年11月10日 14:30

何濼生:「這些日子仍不時見到重啟租置計劃的評論。我本來亦支持以較合乎目標家庭購買力的價錢向廣大合資格的家庭賣『新版居屋』,條件是:一,只能自住不能用作投資;二,只能轉售給同樣屬於目標家庭的人士;三,擁有該物業的同時絕不能擁有其他物業。但我不能認同把珍貴的社會資源,無條件送給不符合資助房屋資格的幸運兒。」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這些日子仍不時見到重啟租置計劃的評論。我本來亦支持以較合乎目標家庭購買力的價錢向廣大合資格的家庭賣「新版居屋」,條件是:一,只能自住不能用作投資;二,只能轉售給同樣屬於目標家庭的人士;三,擁有該物業的同時絕不能擁有其他物業。但我不能認同把珍貴的社會資源,無條件送給不符合資助房屋資格的幸運兒。

公屋居民已享廉租 不應再獲「送錢」
我對租置計劃多年來仍甚有保留的原因,是它不但不公平,也背離了資助房屋的初心。

租置計劃之所以不公平,是因為它等同送錢給小部分原來的公屋居民, 但為什麼要給這些幸運兒送錢,而不向其他更有需要的人送錢 ?原來的公屋居民多年來已享受廉租,卻獲得「送錢」。

租住私樓和條件惡劣但租金昂貴的劏房的人士,不但不獲「送錢」,還因租置計劃的推出,反而要等更長的時間才能上樓。按今天房委會對於買租置計劃單位的資格規定,購買人的家庭入息、成員人數及自置物業狀况均無限制,但購買人必須是房委會公屋戶主或其他認可住客。

有業主3年帳面獲利177萬

租置計劃等同「送錢」,因為售價遠低於自由市場的市價。雖然要在自由市場沽售必須先補地價,業主也可以免補地價以高價賣給綠表客。

有李鄭屋邨單位業主於2015年5月份,透過租置計劃向房委會以35.5萬元購入貨尾單位。租置單位購入兩年後,可以於綠表第二市場上轉讓,最終於2017年8月以180萬元(未補地價)易手,呎價6498元,帳面獲利144.5萬元,單位升值4.1倍,大幅跑贏同期二手樓價指數CCL升約13%。

鼓勵「尋租」 加長輪候公屋時間

另將軍澳寶林邨寶泰樓中層2室,實用面積381平方呎,業主2014年以28萬元購入單位,2017年以205萬元(未補地價)易手,帳面升值177萬元,升幅達6倍。有網媒直稱:「近年資助房屋成為致富工具,不少人以超低首期入市、再以高價售出,獲利甚豐。」有業主於2013年以20.74萬元綠表價購入實用面積只有145方呎的觀塘翠屏北邨翠梓樓高層單位, 物業今年初以未補地價133萬元沽出,帳面賺約112.3萬元。

租置計劃背離了資助房屋的初心,因為它背棄了最有需要協助才能住得好一點的人。它吸引更多「尋租」(即搵「着數」) 的人去申請公屋,他們加入輪候,導致輪候時間更長。

原文載自:2020年11月09日 明報評論  (作者授權轉載)

全文連結: http://paper.wenweipo.com/2020/08/19/PL2008190006.htm

作者是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原圖: https://image.stheadline.com/f/1500p0/0x0/100/st/f96c349f8235f5fb1ac28648fb1be07f/stheadline/inewsmedia/20190903/_2019090319245420872.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