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中國農業發展為何不能效法美國?

霍詠強 2021年02月28日 15:00

霍詠強:「正當英美加等國家不斷抹黑新疆的同時,中國繼續實幹改革農業技術,去年六月全面投入應用的北斗三號衞星系統指引著新疆的農產機械自動化。春耕時節,在哈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棉田裡,無人駕駛棉花播種機有序且不間斷地為棉花地播種。操作人員只需按照播種要求,設置好機具的行走路線,這些安裝了北斗系統導航的拖拉機便可按照規劃路線自動駕駛,一排排地膜整齊地鋪在平整的土地上。棉花播種機應用北斗系統降低了種植成本,也縮短了春耕春播時間,提高了農民收益。」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正當英美加等國家不斷抹黑新疆的同時,中國繼續實幹改革農業技術,去年六月全面投入應用的北斗三號衞星系統指引著新疆的農產機械自動化。春耕時節,在哈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棉田裡,無人駕駛棉花播種機有序且不間斷地為棉花地播種。操作人員只需按照播種要求,設置好機具的行走路線,這些安裝了北斗系統導航的拖拉機便可按照規劃路線自動駕駛,一排排地膜整齊地鋪在平整的土地上。棉花播種機應用北斗系統降低了種植成本,也縮短了春耕春播時間,提高了農民收益。

1949年中國有5.4億人,其中農村人口佔比89.36%;2018年全國人口已近14億,農村人口佔比卻降至40.42%,也就是說70年間,中國農民數目只略增8000萬,而佔比例減少五成。必須認同的是原來大量農村人口離開鄉村的直接原因,是因為中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步伐,吸引更多年青人離開農村,追求更理想的城市生活環境。但是作為人口大國、傳統農業國家,務農對中國人的意義遠遠高於確保糧食自給自足,而是數以億計人民的現實生活。

所以中國政府從不咎於對農業的支援,無論從政治角度、從戰略需要、又或追尋水土根源,農村改革不斷深化、農業機械化水平日益提高、農業科技日新月異、農業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今天的中國農業正向現代農業轉變,更高效的產出釋放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儘管可以想像農村人口未來仍會繼續減少,但是農村的直接城鄉化速度正逐漸放緩,中國在三農、即是農村、農民、農業三方面發展的傾向,會更重視農村、和美國這些農產大國不同。

過去很長的時間裡,不少心繫民生的國民都疑惑不解,為什麼耕地廣博遠勝歐美的中國,不能搞美國那樣的大農場?好讓中國的農民也能像歐美發達國家的農場主卻在憑借著微薄的人力操縱著大量重型農耕機械輕鬆而愜意的豐收。答案也很簡單,「人廣地稀vs人稀地廣」,美國的耕地面積大約在1.9億公頃,中國的耕地面積維持在18億畝,就是1.2億公頃。但是美國在2017年只有204萬農戶,全國戶數1.6%,也就是說的農業人口約只有500萬,而在中國卻要養活5.6億農村人口。

正如三農專家溫鉄軍所言:「何等愚昧的構思,才能指望一個擁有六億農耕群體的國家,推行一個總數區區幾百萬農民國家的經驗?」 更何況在中國的耕地總面積中,適宜推行大範圍機械化農場的一級耕地僅佔41%,而這些一級耕地更是分佈零散不均。

美國的農業是建基於種族滅絕後佔據大幅土地,然後靠非洲殖民建立起來,所以在農業自動化後,可以毫不猶豫的把這些黑農棄之不顧,但中國不可以。美國可以大量採用機械自動化減少種植品種來提高產能,就算這種大農場生產方式會降低品質和帶來浪費,但中國不可以。

既是原住民大國、又兼具著人口大耕地少的限制,這樣獨特的國情直接地令中國農業發展與西方農業發展走上完全不同兩條岔路,這便是中國的保證產量最大化和美國的利潤最大化的分別。中國農業發展的基礎是在政府統一掌控下,為保證國民的糧食和足夠的戰略儲備;而美國的大地主農場經濟,則是美國各州獨立的資本財閥及各地的大小地主,為賺取利潤所進行的財富積累。

另外,不少對於美國的機械化大農場存在著可笑的誤解,認為全面機械化、高度自動化,所以產量應當是遠遠超過中國的畝產量。然而出人意料的,中國糧食產量其實穩居世界前茅;平均畝產也在美國之上。當中主要原因是全面機械化令美國的種植方式受限,為了追求高效率達到高利潤,相比中國耕地利用率低、浪費農田。美國這種追求利益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低的農業經濟,顯然是不合適中國在農業上提倡精耕細作、往復循環的態度。

尤其是中國在三農的發展,目前更重視農村而不是農業,農業只是農村的「一部分」。從實際的行動來看,中國已經逐漸減慢城鄉化,而加強農村的多元化發展,正如在歐洲的中小型農場,利用科技化、半工業化生產,輔以旅游、渡假等等功能;又或者在日韓等地區,推廣原住民精耕細作、強調高品質和高產值的種植業。

在中國,優質農村可以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優化整體效益,使農業由純粹的生産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轉變,克服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弊端,推動了農業商品化的進程。當商品化程度高,農戶更注重農產品質量,就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樣化、更豐富的農產品,從而有效的縮小城鄉貧富差距。

總括而言,歐美等地大人稀的大農場模式只能用於中國少部分地區,對於整體農村升級發展模式而言,或許正如政治制度走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需要探索和選擇合適自己的方式,取其精華、走一條適合中國的道路。

原圖: 

http://ah.people.com.cn/NMediaFile/2020/1206/LOCAL202012061430000576137748297.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