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外長訪華求破冰
澳洲終於睡醒了?

施梓山 2022年12月22日 21:00

施梓山:「之所以說澳洲終於睡醒了,是因為利之當頭,國家利益在前,正常人都懂得計這條數——中國在過去十多年都是澳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澳洲貿易順差的第一大貢獻國,2021年澳中貿易額高達2,658億澳元。單在今年1至5月,兩國貿易額已累計1114.9億澳元。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與中國長期不和或徹底鬧翻,澳洲還可以在這個地球上找到哪一個國家,可以像中國這樣的買家大手買入澳洲產品?印度可以嗎?越南成嗎?沒有了中國消費者,澳洲大量的鐵礦砂、龍蝦、小麥、牛羊、葡萄酒等產品,恐怕很多都要繼續堆放在倉庫裏,尤其農產品不能久等,過了一段時間恐怕就要報銷。」

周三, 12月21日,北京正值嚴冬。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京迎來了一位稀客——澳洲外長黃英賢。由炎熱仲夏的澳洲,黃英賢千里迢迢親身趕到中國首都,目的是與王毅會談,出席中澳外交與戰略對話,同時慶祝12月21日中澳建交50周年這個特別的日子。

為什麼說這個澳洲外長是「稀客」?因為黃英賢是自2019年以來首位訪華的澳洲部長級官員,所以說她是稀客。中國是澳洲的最大貿易夥伴,但過去三年多,雙方高層官員的互動幾近於零,這當然是咄咄怪事。雖然這當中有新冠疫情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因由相信毋須多講,大家都心中有數。

中澳關係近年因為澳洲前總理莫里森領導的自由黨政府,緊跟美國針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包括封殺華為和附和美國要求對展開新冠肺炎源頭特別調查,矛頭暗指中國等,都使到兩國關係陷入低潮,有時更加公開針鋒相對。在政治冷的情況下,兩國經貿關係當然亦難倖免。面對坎培拉政府對華言行挑釁不斷升級,北京同時對澳洲的煤炭、牛肉、酒類、大麥、海鮮等產品實施了入口限制,包括加徵關稅或制裁。中國的「揸正」嚟做,令人反思澳洲政客在對華問題上橫衝直撞,但埋單的卻是澳洲出口商和漁農民。

有人形容黃英賢今次的北京之旅是破冰之旅,此言非虛。今年5月澳洲大選,反華反上腦的莫里森大打「中國威脅論」牌,但最終仍輸掉了大選,換了工黨上台。但執政才不過半年的澳洲工黨總理阿爾巴內塞為何要急於與中國修補關係?他除了11月在印尼舉行的G20峰會上,成功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談外,更相隔一個月就派外長黃英賢親赴北京,而且更罕有地在黃出發前,透過澳洲外交部發表聲明宣佈有關消息,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終於睡醒了!

之所以說澳洲終於睡醒了,是因為利之當頭,國家利益在前,正常人都懂得計這條數——中國在過去十多年都是澳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澳洲貿易順差的第一大貢獻國,2021年澳中貿易額高達2,658億澳元。單在今年1至5月,兩國貿易額已累計1114.9億澳元。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與中國長期不和或徹底鬧翻,澳洲還可以在這個地球上找到哪一個國家,可以像中國這樣的買家大手買入澳洲產品?印度可以嗎?越南成嗎?沒有了中國消費者,澳洲大量的鐵礦砂、龍蝦、小麥、牛羊、葡萄酒等產品,恐怕很多都要繼續堆放在倉庫裏,尤其農產品不能久等,過了一段時間恐怕就要報銷。

中澳交惡,澳洲的教育業、旅遊業、釀酒業、煤炭業都陷入了低谷。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國市場誰可代替?美國雖然有美元霸權可以任意印鈔票買東西,但3億多的美國人吃得了那麼多的澳洲牛羊、大麥嗎?而且不要忘記,美國也是一個農產品出口國,在這方面它跟澳洲是一個競爭關係,跟中國與澳洲的商品互補性強,不可同日而語。只要稍為懂得加減乘除的人,都會很容易得出答案。

當然,要求澳洲放棄那種「美國在亞洲的警長」的親美外交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畢竟美澳同是說英文的國家,又是五眼聯盟盟友,而且緊跟美國政策走是澳洲的「外交慣性」。但正如王毅日前在會談時對黃英賢所說的:「中澳沒有歷史恩怨,也沒有根本利益衝突,完全有理由成為合作夥伴。」中國話已經挑明,大家沒有歷史恩怨,更沒有利益衝突,澳洲何必犧牲自己,只為了做美國的馬前卒?

澳洲莫里森帶領的自由黨政府過去兩三年大玩對華強硬,結果不但討不到任何便宜,更反而令自己輸掉了執政權,澳洲國家利益也因而受損。這個故事再次證明了國際政治的硬道理,就是嘴巴再硬,最終還是要看自己有幾多斤両。前車之鑒,澳洲的工黨新政府顯然是清醒了,看清了現實,權衡了利弊,所以才有了黃英賢今趟親赴北京的破冰之旅。

原圖:中國外交部圖片

👇 記得Follow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https://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