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1月4日舉行總統特朗普2.0時代多個重大地方選舉,民主黨在紐約市長、新澤西州長、維珍尼亞州長的選舉中勝出。美國國內輿論認為,這一選舉結果,反映出美國國民對特朗普新政的不滿,為他接下來的任期敲響了警鐘。
在這次選舉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紐約市長的選舉,最終由民主社會主義者、信仰伊斯蘭教的印度裔馬姆達尼以壓倒性得票勝出。這次紐約市長選舉,共有超過200萬人投票,破紐約市自1969年以來的紀錄,馬姆達尼得票50.4%,遠勝得票率只有7.1%的共和黨候選人。
引人注目的不僅僅是民主黨的馬姆達尼打贏了共和黨,還有馬姆達尼在競選中提出的一連串的政策主張,包括向紐約市富人徵收更高的稅率、提高企業稅、提供免費巴士,甚至還反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暴行等等。這些主張不僅看上去都與特朗普反道而行,而且他更被認為是在推行一套與美國一直奉行的資本至上、猶太至上的理念,並不相同的道路,因而他多次被特朗普標籤為「共產主義者」。
馬姆達尼高票勝出,對美國而言確實是一次值得關注的事件,這不僅僅是美國國民對特朗普,以及共和黨過去一年來種種政策的不滿和反抗,同時更令人關注這次紐約市的選民,把奉行「民主社會主義」的馬姆達尼推上市長之位,是否意味着美國正在發生一場比反對特朗普執政,更深刻的變革?
美國是偽裝國家的公司?
美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特朗普自己也是一個商人,從來都只信奉資本至上的資本主義,也正因為此,許多政治學者和分析者都認為,美國實際上是由極少數財團控制的國家,更直接認為美國是一個偽裝為國家的公司,實際的掌控者是華爾街的大亨,而國家真正的目標,是為了這些資本家賺取更多利潤而服務。
這樣的政治制度,令美國社會出現許多問題,隨着全球化和資本進一步向極少數人集中,矛盾變得更為激化。特朗普之所以能夠再次重回白宮,本身就是美國國民對現有的制度不滿的體現。美國貧富分化,中產向下流,人們的生活壓力不斷增加,生活倍感困難,而特朗普在上次選舉中,提出不一樣的政策主張,包括美國優先的口號,聲言要讓製造業回流美國,讓更多美國人都能找到工作,過上安穩的生活,讓美國再次偉大。
不滿資本主義現狀的美國國民,把希望寄託在特朗普身上,但特朗普上任一年來的所做所為,再次讓美國國民的希望落空,美國國民未看到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是先感受到特朗普讓美國物價飛漲的憂慮,令美國人民的生活更加感到壓力,因而反特朗普的民意逐漸高漲起來。
美國的制度確實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了,財富集中在極少數富人身上,而特朗普上台,首先減少富人和企業的稅賦,仍然讓政策向富裕人群傾斜,進而用極端的手法,甚至出動軍隊,趕絕在美國從事粗活、累活、髒活的非法移民,再次引起更大的不滿。
這次馬姆達尼高票勝出紐約市市長選舉,對於部分美國人而言,雖然未必能看到馬姆達尼能夠真正地改變美國,但至少可以令紐約市民率先得到一些政策上的實惠。
馬姆達尼的「民主社會主義」,能否為美國的資本主義做一次新的改良,不得而知,但前路肯定困難重重,要面對資本和財團的阻擾,甚至無情的打壓。因而美國也有不少人認為,馬姆達尼當選,對特朗普或許不是一件壞事,有助堅固其背後資本力量和財團對他的支持。
馬姆達尼當選,既是特朗普施政不得人心的結果,也是美國政治制度逐步失去國民信任和支持表現。特朗普和馬姆達尼,誰才能救美國?這可能是美國人下一步要思考的問題。
原圖︰特朗普FB影片截圖;馬姆達尼FB影片截圖、無綫新聞截圖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