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法案企圖對中國內政進行「長臂管轄」,不但嚴重干涉中國內政,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而且無視香港暴亂的違法暴力事實,公然美化暴力犯罪,為暴力張目。這是一個不合法、不合理的法案,更是一個不符合香港、美國利益,最終只會兩敗俱傷的「攬炒」法案。縱暴派引外力制裁香港、禍害香港,更是賣港禍港的行為,暴露其甘當外國棋子的不堪面目。
美國在香港有大量利益,美國的任何制裁行動必定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而且美國的制裁行動必定會遭到中國的反制,在當前美國經濟仍然疲弱、特朗普還需要政績競逐連任的情況下,推出《人權法案》是愚不可及,借此干預香港事務更注定失敗而回。
《人權法案》不符法理損人害己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主要包括三個內容:一是賦予美國總統可以把「侵害」香港人權與民主自治者列入黑名單,禁止入境及凍結他們在美國的資產。二是要求美國國務卿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審視特區政府是否按照《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及聯合國人權公約保障香港的自治、人權和民主。三是規定香港必須證實得到足夠自治權,才可以延續《香港政策法》,令香港可獲得與中國內地不同的待遇。美國國會議員可以法案為基礎,推動修改《香港政策法》。說明這個法案讓美國可以任意制裁香港及有關人士,並且為美國干預香港事務提供所謂法律依據,因而令反對派如獲至寶,認為此舉將可對特區政府造成較大壓力。
然而,美國雖然可借法案制裁香港,但有關行動並非沒有代價。一是美國如果以政治原因隨意制裁、打擊相關人士,這將令不少在美國的投資者人人自危,投資變得不安全,隨時會引發大量資金流走,受害的是美國。
二是制裁香港,對美國而言也是損人不利己。美國去年在香港賺取311 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在香港運作的美國公司超過1,400家,香港的美資企業總部數目僅次於中資企業,香港亦是美資銀行的重要基地,幾乎所有美國知名金融公司都在香港積極參與證券和期貨交易活動。特朗普簽署法案,不僅損害中美、港美關係,也將嚴重損害美國自身利益。
三是香港有國家作後盾,美國的制裁必定會遭到反制。美國企圖借貿易戰打擊中國,但一直未能成功,中國有理有節的反制,令美方討不了好。現在美國企圖借《人權法案》在香港攪局,如果真的有制裁出現,中國必定作出反制,美國要制裁香港必定會承受相應的代價。在當前美國經濟疲弱的情況下,美方是否真的決心全面開戰,令人懷疑。
呼籲外國制裁令港經濟雪上加霜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在巴西已就香港暴亂發表嚴正立場,當中提出三個堅定不移: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這「三個堅定不移」不是一般的套語,而是嚴正的警告。中國對於任何干預香港事務的行動,必定全力反制,干預香港事務注定失敗而回。
反對派人士寄希望於《人權法案》,以為法案可以令特區政府及中央政府就範,只是一廂情願,反而將其勾連外力的不堪面目表露無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出席立法會跨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時就直斥,有人要求其他國家制裁香港, 甚至搞「國際串聯」,這些行為均是以出賣香港人的利益、損害國家的尊嚴及利益來推動個人的主張,亦會危害香港市民珍惜的安穩生活。
持續半年的修例風波,已經重創香港經濟民生,經濟衰退、失業潮很快就會出現,當前重要任務是恢復社會秩序和安寧,反對派呼籲外國制裁香港,只會進一步打擊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對香港百害而無一利,最終受害的只是全港市民。反對派的賣港行為理當受到譴責。
作者王國強為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榮譽主席兼首席會長
原文:文匯報 2019-12-10評論 (作者授權轉載)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12/10/PL1912100001.htm
原圖:https://static.stheadline.com/stheadline/inewsmedia/20191119/_201911191448026626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