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香港人學普通話是大勢所趨

特藍普 2021年06月05日 21:00

特藍普:「香港的未來在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上大灣區建設突飛猛進,北上尋求機會的香港人有增無減,與內地同事交流,普通話能力不可或缺,普通話在香港越來越「吃香」是大勢所趨。大灣區不僅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貨幣融合的試驗田,也是粵語方言與普通話融合的大熔爐,教育部介紹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建議粵港合作推進普通話教學,構建國家通用語言、方言、外語的灣區多語格局,將普通話納入考評體系,可促進普通話教育銜接,建設具前瞻性、建設性,特區政府理應密切配合。」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前英國首相卡梅倫當年訪問北京後表示,中國人從小學開始學英語,英國也該加強中文學習,為未來的商業聯繫夯實基礎。雖然中英關係近年風雲變色,但全球的「中文熱」不受政治問題影響,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以反華著稱,但無礙其外孫女用流利的普通話背誦唐詩。外國人尚且重視普通話,香港人更不能落後,教育部建議香港將普通話教育適度融入考評體系,來得正是時候。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一種語言是否強勢、是否流行,取決於其背後的經濟實力。英語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語言,原因是英國及美國在過去數百年間先後成為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中國內地上世紀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與國際接軌,英語成為必修課,今日之中國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外,最多人講英語的國家。另一方面,隨着港商進入內地投資設廠,香港影視劇及明星在內地走紅,廣東話也流行於大江南北,非廣東人唱粵語歌曲並非罕見,而「家俬」取代「家具」、「寫字樓」取代「辦公樓」、「電腦」取代「計算機」等等,足見粵語對普通話的影響力。事實上,研究「二十世紀末粵語對漢語及漢文化的影響」一度成為內地學府的時髦話題。

語言的交流是雙向的,粵語北上的同時,也伴隨着普通話的南下。進入千禧年後,內地經濟發展加速,香港由外資進入內地的橋頭堡變成內地企業進軍國際的橋樑,加入內地新移民的增加、內地遊客的湧入、內地大學生到港學習深造、「雙非」現象等,街頭上說普通話的人明顯增加,已是不爭的事實。不少在港外資企業的外派員工學習普通話,造就了普通話教學的商機。

香港的未來在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上大灣區建設突飛猛進,北上尋求機會的香港人有增無減,與內地同事交流,普通話能力不可或缺,普通話在香港越來越「吃香」是大勢所趨。大灣區不僅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貨幣融合的試驗田,也是粵語方言與普通話融合的大熔爐,教育部介紹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建議粵港合作推進普通話教學,構建國家通用語言、方言、外語的灣區多語格局,將普通話納入考評體系,可促進普通話教育銜接,建設具前瞻性、建設性,特區政府理應密切配合。

得益於秦始皇的「書同文」,中國人雖然方言眾多,南腔北調,但用的是同一樣的文字。人們見同鄉用方言來得親切,同外省人溝通則使用普通話,普通話與方言並存,相得益彰,根據話語環境自然切換,沒有任何不方便,也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香港人學習普通話其實有優勢,香港自回歸後就提倡「二文三語」,學校推行普通話教學效果明顯,年輕一輩都會說普通話,與長輩的「煲冬瓜」大不相同了,而一些國際學校對普通話教學更為重視。將來普通話納入考評體系,有助進一步推廣普通話教育。

不管怎麼說,多掌握一門語言等於多一項謀生技能,多一些發展機會,這肯定不是壞事,若將什麼都與「政治」掛鈎,那才是真正的誤人子弟。

原圖:https://bit.ly/3cjK6ws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