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氣候問題需中美實質合作

李秀恒 2021年12月01日 10:00

李秀恒:「除了發電結構的轉變,儲電設備將成為對能源、生產、經濟都至關重要的指標性產品,在這個產業中國亦佔領先地位,以去年裝機量排名前10的電池企業為例,中國企業就佔據了6席。氣候變化是國際性議題,需要全球共同關注,並持之以恒地以有效的手段解決,實際行動才是真正面對的第一步。」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氣候變遷問題因為G20、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等國際會議的舉行而成為全球關注的重點。事實上,隨着近年來氣候反常現象愈來愈頻繁,部分現象甚至嚴重影響經濟及民生,各國對氣候問題極度關注,並紛紛提出本國的減排方案。

其中,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美,在COP26上發布聯合聲明,表示雙方將「回顧其共同努力的堅定承諾」,以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中規定的1.5℃的目標。

昨天,習近平主席與美國總統拜登的視像會議,針對全球範圍內需要應對的氣候變化、新冠疫情等挑戰,商討雙方的合作空間。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及舉足輕重的大國,需要維持健康穩定的關係,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中美應該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既辦好各自國內的事情,又承擔起應盡的國際責任。」

實際行動勝於卸責

對於拜登在COP26中將中俄描述為氣候變化議題中孤立的不合作者,筆者無法苟同。早在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就已經在聯合國大會上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於今年3月將這個承諾正式納入「十四五」規劃,並制定了減碳目標的具體時間表。反觀美國,曾先後退出了《京都議定書》及《巴黎協定》兩項重要的氣候相關國際公約,且目前尚未確定2030年前減排具體方案。

其次,若論及責任歸咎,溫室氣體濃度是長期歷史排放的累積影響。英、美、歐等國家及地區的工業化進程遠遠早於其他國家,享受了經濟紅利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溫室氣體。而隨着世界對環境問題的關注日益增長,先進國家將眾多工廠連同附帶的環境傷害一併轉移至他國。

根據榮鼎諮詢分析顯示,美國自1850年以來就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直至2006年被中國超越。根據全球大氣研究排放數據庫,雖然目前中國碳排放量最多,但若論人均排放量,美國、加拿大、澳洲都遠超中國。

產業全球化需共同承擔

作為貿易全球化之下的「世界工廠」,中國為全球超過14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是全球多類日用商品的製造基地,亦致使其成為碳排放最大國。商品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應由消費端承擔更為合理。從每一名消費者出發,每個人都盡量減少浪費、減少消耗,才能有效減排。

雖然中國在為全世界製造商品的同時承擔了碳排放量的「罵名」,但是仍然不願意看見近年來歐美國家興起的「逆全球化」進程,因為產業鏈全球化才是資源最優配置的結果。

中國已經在清潔能源方面作出提前部署,在正常的國際貿易環境下,將為世界提供低廉、高效的清潔能源技術支援。在中國,利用西北地區的地理優勢,以風電、核電、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快速增長,配以先進的高壓電網技術,火力發電在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已由2012年的71%下降至去年的56%。

除了發電結構的轉變,儲電設備將成為對能源、生產、經濟都至關重要的指標性產品,在這個產業中國亦佔領先地位,以去年裝機量排名前10的電池企業為例,中國企業就佔據了6席。

氣候變化是國際性議題,需要全球共同關注,並持之以恒地以有效的手段解決,實際行動才是真正面對的第一步。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 2021-11-17評論 (經作者授權轉載)

全文連結:

http://www.hkcd.com/hkcdweb/content/2021/11/17/content_1306178.html

原圖:https://pixabay.com/zh/photos/power-plant-air-pollution-6698838/

作者: 李秀恒為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