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國民國安教育須持之以恒

穆Sir 2023年07月16日 09:00

穆Sir:「推動學生加深認識國家、建立身份認同,是一個長遠的工作,需要教育界共同合力日積月累。我們必須在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進一步落實好愛國教育,培養更多既有家國情懷又能面向國際的新生代,貢獻家國。」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警方國安處先後拘捕煽「獨」撐暴組織、前「香港眾志」的數名成員,他們所營運的網購平台涉嫌違反「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把賺取的收入支援被懸紅通緝的羅冠聰。這一次的拘捕行動,意義不光在於將這些亂港分子繩之以法、止暴制亂,更是將「學民思潮」和「眾志」等曾經教壞香港青年的組織徹底鏟除。

過去外國勢力試圖通過香港特區這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干預中國內政,在港培養了不少年輕的「亂港棋子」,借助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未有確切落實國民教育的思想空檔,以「反國教」為名發起學生運動,使這些「亂港棋子」成為了當時不少青年學生心中的「明星」,動搖了一代學生對於國民身份認同的理解,迷惑他們參與2012年的「反國教」、2014年的違法「佔中」以及2019年的修例風波。教育界須檢視過去的不足,撥亂反正。

過去國民教育在政策支援、師資培訓以及教材配套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礙,衍生了一群「失落的一代」。幸好,2020年中央出手為香港制定實施國家安全法,止暴制亂,令社會回歸平靜,讓特區政府得以集中處理民生問題。不過,要讓國安法在香港落實的成果得到保障,必須持之以恒推行完善的國民教育和國安教育,這才是實現香港長治久安的關鍵。國安教育的重點不只在於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國家安全法的內容和目的,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國民身份認同,在國際形勢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為穩定國家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不少人對國家安全法的理解存在偏差,這可能是他們受到一些錯誤信息引導。故此,特區政府和學校須加強對師生的教育,讓他們學習更多關於國家安全法的背景、目的和實施方式的信息,從而更好地理解它的必要性和意義,維護國家安全。

首先,教育局應將國安教育和國民教育在小學常識科,初中的公民、經濟與社會科以及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之間作更好的銜接。課程應包括相關的知識、價值觀和態度,並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教育局可以舉辦相應的講座、工作坊和課外活動,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這些概念。

向教師提供專業培訓和資源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是學生的重要引導者,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於推行國安教育和國民教育至關重要。教育局可以提供專業發展課程和培訓,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並將其融入到教學中,與此同時也要提防一些「港獨」殘餘分子潛藏在教師隊伍當中,在某些課程的灰色地帶進行「軟對抗」。

教育局宜與不同的辦學團體、青年組織舉辦更多實踐活動,如到內地考察、參觀政府機構、參與社區和志願服務,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體驗這些價值觀,「學以致用、學用並重」,將所學的國情應用到實踐上,建立相應的評估和監測機制,實現「學、教、評」三者的有機結合,從而確保國安教育能夠落實到位。

推動學生加深認識國家、建立身份認同,是一個長遠的工作,需要教育界共同合力日積月累。我們必須在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進一步落實好愛國教育,培養更多既有家國情懷又能面向國際的新生代,貢獻家國。

穆家駿為全國青聯委員、青年民建聯副主席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全文載自:2023-7-13《文匯報》評論  (作者授權轉載)

原文連結:https://www.wenweipo.com/a/202307/13/AP64af0913e4b043f3863bdc97.html

原圖:https://image.stheadline.com/f/680p0/0x0/100/none/53bab43faca00509d9a2974e65b0f78d/stheadline/news_res/2020/07/02/545850/i_src_800294088.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