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國晶片此刻遜色於人,但仍敢於奮力追趕!近來的焦點,必定是落在華為推出新智能手機,尤其所使用的晶片是否突破了美國制裁,更是令人關注。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9月15日在長沙舉行的「2023世界計算大會」發表演講,強調儘管中國生產的晶片、伺服器與國外的產品有差距、落後,但亦只有大規模使用,才可推動進步。
自美國發起科技戰以來,對中國打壓日趨失控。雖說此事對中國有所影響,但亦啟示了國家在科技上自主的重要。徐直軍如樣認為,中國要自行發展處理器、作業系統及數據庫,因為倘使用第三方的產品,或釀成漏洞而招致攻擊。
對美放寬制裁不抱有幻想
徐直軍亦直視了中國現時的科技水平,形容對手為「博士水平」;中國則還在「小學水平」,因此被「攻擊和竊取信息是相當簡單」。因此除了要國產化外,亦要把「能力提升才真正具備安全的能力」。
至於中美角力可會有緩解可能?徐直軍坦言長期而言不要抱有幻想。他指出由於中國有600多個實體被美國制裁,因而令半導體製造業長時間處於落後及追趕的情況,此一情況料要持續長時間。
話雖如此,徐直軍認為仍是要大規模使用國產貨品,惟有如此才可以推動技術、產品進步,並且慢慢追趕上去,否則「差距永遠是差距,落後永遠是落後」。
中國精神在於不屈不撓,儘管重重難關,但仍會迎難以上。美國的針對,相信只會加速中國科技發展,期待中國晶片日益進步。
原圖︰華為網站
https://www.huawei.com/cn/news/2021/9/huawei-connect-2021-eric-xu-innovating-nonstop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