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成交大增5倍 引來炒風重臨?

蔡志忠 2024年03月24日 20:00

蔡志忠:「提到外界擔心炒風會重臨?筆者可以大膽地告訴大家,大量炒風重臨的機會很微。由於買樓人士在簽訂臨時合約的一個月內,必須繳交物業印花稅,故即使『確認人』交易也需要每次支付印花稅,除非銀碼很細,否則每次都要支付樓價最高可達4.25%,加上其他費用,變成賺錢水位有限;此外,銀行宣布不接受『確認人』物業的借貸申請,引致每次買樓均要全數支付款項,也比較難找買家承接。筆者樂見地產行業的產業鏈重新拉動,至於炒風會否再現?大家無須過於憂慮。」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自從上月28日樓市全面撤辣後,短短10幾天新樓成交超過2000宗,成交量大增5倍。於是心急的地產代理為了催谷買家,將每天成交數字廣泛流傳,筆者認為此舉恐怕會引起反效果,惹來社會上的不滿,尤其是未買樓者,另一方面也將引起港府關注。撤辣短短幾天,財爺陳茂波就表示若樓市失控,港府可推空置稅;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也公開指出 ,港府保留辣招系統機制,随時可以重新實施。很明顯,港府和市民大衆均以為樓市交投熾熱,樓價將會大幅攀升。那麼事實是否這樣?

筆者入行38年,見過無數次樓市起伏,從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前夕到1989年政治風波;再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到2003年「沙士」來臨;直到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又來到2019年修例風波,以及接著2020年的新冠疫情,經濟從天上跌落谷底,樓價也大起大落了幾回。總結一句,就是樓價大跌的時間不可太長,像97年金融風暴至2003年沙士時期,這個漫長的跌市,有多少小業主和投資者被歷史洪流淹沒,從此消失在物業投資的舞台。

求量不求價   炒家難重臨 

前車之鑑,筆者認為,樓市衰退的時間決定了復甦的速度。撤辣的時間雖然有點遲,但也拯救了不少中小企業,讓他們的物業可以脫手,紓緩資本市場沉重的壓力,對整體經濟很有幫助,使產業鏈得以正常運行。基於港府全面撤辣,交投量將會大幅上升,樓價將呈向上趨勢,不過,由於發展商的庫存和新盤供應大量增加,並將於今年爭相推盤,而新盤暫時只能求量不求價,故買家不必太擔心樓價會急升,預期今年上落只在5%左右。

至於現在是否入市良機?筆者認為因人而異,如果有實際需要,又能夠找到比市價便宜的樓房,是可以考慮入市。關於我對後市的見解,樓市三個月後才見真章,目前的熾熱交投,只能反映過去幾年累積的購買力在爆發,當然也因為價格比之前的下跌了兩三成所致。正如一間新開張的酒樓或食肆,新開張通常生意都不錯,因為有不少朋友或熟客來幫襯,要證明生意能否持續,便要看看3個月後是否能夠保持正常。

提到外界擔心炒風會重臨?筆者可以大膽地告訴大家,大量炒風重臨的機會很微。由於買樓人士在簽訂臨時合約的一個月內,必須繳交物業印花稅,故即使「確認人」交易也需要每次支付印花稅,除非銀碼很細,否則每次都要支付樓價最高可達4.25%,加上其他費用,變成賺錢水位有限;此外,銀行宣布不接受「確認人」物業的借貸申請,引致每次買樓均要全數支付款項,也比較難找買家承接。筆者樂見地產行業的產業鏈重新拉動,至於炒風會否再現?大家無須過於憂慮。

作者蔡志忠為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商會會長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原圖:星島日報圖片;

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3121323b5d48621e6621b04b9986c4b9/2023-12/PW231123YW06_1.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