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這次停擺創下歷年最長紀錄,在已近「沒米下鍋」的困境下,空中交通管制人員面臨艱難抉擇:或咬牙堅持「為國盡忠」,或憤而停工轉跑外賣,或申請休假「抗議」無薪工作。在停擺結束之前,他們先迎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怒火。
據聯邦航空管理局最近一次的數據,自政府停擺以來,美國30個最大機場的空管員每天缺勤率高達20%至40%。或許這個數字已經觸及了特朗普對公務員忠誠度的底線。11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歡迎」那些請假的空管員辭職,但要求其他空管人員必須立即復工,更威脅任何拒絕復工者將受到「嚴厲處罰」。與此同時,他又大發慈悲地宣稱,將向停擺期間沒有請假的空管員每人發放1萬美元獎金。
但據路透社報道,官員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處罰的具體方式,也不清楚其提議的獎金來源。先不計較錢從何來,熟知特朗普的人都知道他的承諾難有兌現的一日。當日承諾要讓美國豆農解一時之困的補貼,等到中國恢復採購大豆仍未發放;聲稱要從關稅獲利回饋大眾的分紅同樣「無影無蹤」。此次所謂「獎金」,大概也是「債多不壓身」的空談罷了。
更為可笑的是,經歷民主共和兩黨在停擺期間的明示、暗示及各種表態,大眾都已明白當下的困局全因「黨爭」而起。然而政府可以因黨爭「停擺」,民生卻不能停擺,這豈非美式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原來所謂的民主燈塔,到頭來只是「有獎有罰」的忠誠度測試。無論政府搞出一個怎樣驚天動地的「大頭佛」,負責收拾爛攤子的永遠是前線基層。難怪中國網民都對此搖頭嘆息,反問「政府關門發不出工資的資本主義,也開始鼓勵義務勞動了嗎?」
今日美國人之難,不在經濟低迷或外敵壓境,而在政治失能拖垮民生。當義務勞動被美化為愛國,制度危機便轉嫁為個人苦難。今日的美國,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對基層員工和基層市民的生活困難不可能不知情,但為了黨派鬥爭,就算看到民間疾苦,也只會用於攻擊對手。大眾的苦楚可以向誰訴說?今時今日的美國人,太難了。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