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拋出「台灣有事論」,為自衛隊進攻台海造勢,插手中國內政,遭到中國強力反制,包括取消交流;電影暫緩上映;不鼓勵中國旅客訪日等等。日本傳媒食花生不嫌事大,盛傳高市早苗還要在12月底去一趟靖國神社拜鬼,為二戰戰犯招魂,要趁著民望高的時候篤爆矛盾,進一步激怒中國。
如果你知道,中國是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如果你明白,很多事情,包括高市早苗的任期,包括中國組合拳的第一擊,通通只是開始,一切變化陸續有來,後果可以比現在嚴重無數倍。
有些日本人擔憂大件事,也有些日本人將中國的反制措施說得微不足道。其中,有評論員形容,中國旅客不來的損失,對日本人來說只是掉了大約20円,質疑外界將事件渲染成為日本好像會因此傾覆云云。日本人有這類反應,很容易可以解釋,例如,不忿、嘴硬;穩定人心;將主動挑釁說成被侵害權益,一如日本把二戰原爆描繪成「日本是受害國」的邏輯。總之,這是由日本人的角度出發。
但是,事件來到香港、台灣,便變得很有娛樂性了。看到日本評論員引用極端比喻,黃媒秒速如獲至寶,開心引用報道,覺得可以有效嘲諷中國。黃人看了,因而覺得中國很沒用,很開心,很高興,更與手足一起討論,飆出各式各樣更蠢的圍爐言論,覺得自己更加叻叻了。
其實這種外國人罵中國一句,黃媒拿來主義作祟拿來報道,是用了多年的老招。這種行為邏輯的核心,不過是想找個人用刁鑽角度去說中國不好,網民罵固然可以用,外國人比網民更加「高級」,有了外國人元素加持,黃媒當然可以開心Share報道。
這麼多年來,反華、反共的黃媒、青鳥,還是在用這種高智能招式,來為手足們打造心理建設,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黃又好,綠又好,在這種優秀的偽輿論環境下,耳濡目染,竟然真的覺得中國大陸不行。Well,常識是個好東西,你們值得擁有。
中國人每天花大量心機心血去研究了解敵人,大大力跟美國打大交了,你老闆美國人都不得不嚴陣以待,巧威威的大統領特朗侵還要為對付中國,而揹上「TACO King」、「縮沙王」的罵名。
小黃絲、小青鳥也花了很多心機,但是花在製造「中國假象」,是另類的癡心錯付。你們還是陪著那個日本評論員去跌20円吧,20円可以買得一响貪歡,喝一杯「中國叉叉叉」的Mocktail,酒精都不需要,就足夠你們自醉了。
原圖:星島日報、日本首相官邸網站
https://www.stheadline.com/article/1943833/
https://www.kantei.go.jp/index.html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