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鄭赤琰:大學「民主牆」 不能無人管

鄭赤琰 2017年09月11日 16:00

鄭赤琰:



"針對“民主牆”的問題可作以下多方去管理:第一“民主”兩字不適合用在公眾言論平台,因為“民主”兩字早已在全世界鬧得莫衷一是,容易引發糾紛,最好不用,可代替的文字多得是,例如:言論廣場,社會論壇,各抒己見等等。"

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在記者招待會再三強調,該校會徹查“民主牆”事件,表明有人在該校“民主牆”發文向教育局副局長喪子“致賀詞”是“超越人性道德底線”,不能坐視不理。

但這一事件透露出更嚴重的資訊(何止資訊那麼簡單!),發文者有可能是校內學生,也有可能不是,因此要查明才能明確怎樣去處理髮文者。若發文者是校內學生,由校方自行處理,若發文者不是校內學生,將怎麼辦?若不是校內學生,是否就可不理?是否在大學管制範圍外?是否大學就無責任?這些疑問所引發出來的問題,大學更是有無可推卸的“教育”責任。

首先要在此敬告所有當校長者,不論是幼稚園、小學、中學或大學,凡事發生的最終責任,校長作為一校之長,負有最重最終的責任。用人是否得當,會否有欠缺周全的管理人與事的問題等,校長都有權過問,而且盡責的校長還要做到“事前孔明”,不是問題爆破了,失控了,才後知後覺,被迫處理。做不到預防而導致校譽有損,校長輸得起,學校卻輸不起。

教大這次發生“民主牆”的醜陋事件,問題之嚴重,不單在於誰發什麼文,有什麼問題,更重要的是“民主牆”這個所謂“民主”平台,是不是無人管、無法管,任誰都可在上面貼文?以張校長在記者會上所透露的資訊來看,發文者有可能不是本校學生,這便説明平日任誰都可在上面發文!難道這麼具政治敏感的“民主牆”,平日沒有專責教育與行政,或是學生事務職員全天候管理?如果有人管理下仍然發生不明發文者是誰的問題,那麼負責管理者是否有負職責?校長作為一校之長,處在今日校園之秋,尤其是政治是非也早已叫學校無法潔身自愛,怎可能對這個“民主牆”不聞不問呢?

其次説得莊重一點,一間大學雖然對外開放,但開放也不是不管。課堂上課可以不管嗎?學生宿舍可以不管嗎?其他一切教學設備可以不管嗎?如此問下去,問到學生會及學生活動的人與事的問題,像“民主牆”那麼極易觸及敏感的人與事可以不管嗎?如果平日真有人在管,怎可能會有外人插手其事呢?由此看來,張透露出來的資訊不單是有人十分缺德,還透露了“民主牆”竟然有欠管理!

由教大透露出來的“無人管的民主牆”,更可看出近日由中大首先爆發出來的“民主牆”出現“港獨”貼文的爭議,也是十足的“無人管”的嚴重情況。正是因為“無人管”,才會出現校內有學生因為十分不認同“港獨”貼文,手撕單張的情形。雙方爭執中,突顯了學生會在“港獨”立場上能否代表學生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最大諷刺性,是學生會竟然可以在使用“民主牆”發聲的問題上,完全不考慮自己的發聲是否經過民主程序,如果有的話,像這種嚴重“超越基本法底線”的“港獨”主張,怎可能逃過學校專責管理學生事務的主管,如果主管有被徵詢的話,怎可能沒想到要加以制止?要不然,也可讓學生會依循民主程序徵詢學生的意見。只要做到這兩點,學生會便不致自我專斷,因“港獨”在“民主牆”出現而被學生挑戰,以致啞口難言了!也正是因為“港獨”嚴重侵害到國家主權完整,而且也容易在校園以少犯眾,容易製造校園動亂,全港各大專院校對於校內的“民主牆”非要嚴加看管不可!

在此本文提議,針對“民主牆”的問題可作以下多方去管理:第一“民主”兩字不適合用在公眾言論平台,因為“民主”兩字早已在全世界鬧得莫衷一是,容易引發糾紛,最好不用,可代替的文字多得是,例如:言論廣場,社會論壇,各抒己見等等。

第二,任何言論平台都必須要有管制,否則出了事才思補救,損害已造成,大學損耗不起。管制的機制各大學已具備,他們的學生事務處與紀律委員會便是,只是這些機制對於政治議題的警覺性不高,認識也不夠,應在其中加設“諮詢委員會”,隨時可供他們諮詢,像“港獨”這麼違憲的事便不會鬧到滿城風雨才加關注!

第三,學生會的管理更有待完善,尤其在學生代表選舉制度方面更是如此,多年來慣見的情況是,候選人與選民的興趣極低,往往沒法找到足夠候選人,也沒多少人有興趣參與投票,因而常常出現“選擇流產”,迫得學生事務處要四出物色“內閣”人選的窘境。這問題不解決,往往會讓外來政治團體插手主導學生會。這情況已然發生在各大專院校,尤其是港大。學生會的財務管理也漏洞百出,“佔中”期間便發現有負責學生會的人濫用資源,發現有學生會竟然出現兩三年沒有經過會計認可的財政報告,這種情況正是源於缺乏管理所致。

第四,近年所見,學運團體在各大專院校串聯以壯大自己聲勢的問題,因應之道便是各大專院校的校政負責人,從校長到院長,以及各大專的校務委員會,都應有全體協調的機制,面對問題時才不會被學運分子分別施壓,個別針對。只有全體大專同一口徑,才能有效應對來自校外的壓力!

原文:大公報 2017-09-11 評論 (作者授權轉載)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7/0909/3491724.html

作者鄭赤琰為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