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香港人——美加移民者

錢志庸 2020年02月27日 11:30

錢志庸:「若你抱着逃避香港問題的心態移民,到了他鄉發覺別人所謂的文明社會原來如此,或許你會跌入另一種失落的循環。雖然「有失才有得」,但筆者在此都想奉勸移民者,要忠於自己真實的內心,要對自己坦誠。今時不同往日,中國越來越強大,今日你的選擇是多過筆者以前的選擇。除了移民,你依然還有多條路可選。」

👇 記得Follow 我哋 👇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FB: fb.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hk

政局不如預期、教育制度差、住屋空間狹窄、經濟下滑、自由與民主等核心價值受威脅,香港人面對問題,第一樣嘢就提「移民」。似乎一走了之投奔西方文明就能海闊天空。這些論調在筆者這個曾經移民的過來人看來,不得不充滿驚訝與疑問。

還記得大約四十多年前,筆者與一位親友先後移民加拿大讀書及定居。當時筆者家庭並不算得上是富裕,只可以話辛勤環境下可以豐衣足食。筆者仍清晰記得當時移民讀書的心態,1)當時生活在香港殖民地時期的筆者與同輩,其實沒有國家觀,對中國很陌生;2)只知道如果學懂英文,可以跟隨英國人做事,就會有前途;3)同時隱約知道中國是個窮國,對於中國的認識基本主要通過當時的中國百貨公司。帶著這種心態,且正值加拿大、澳洲等向香港開放,允許香港居民移居讀書,於是筆者與一位同年紀的至親先後移居加拿大讀書。

後來,筆者因不滿意在加拿大的事業機會,所以返回香港,而同一時期一起去的筆者至親就至今仍留在加拿大生活。筆者自回到香港後,覺得就似回到闊別已久的家中一樣,感覺到有歸屬感與愛國心。但相比較而言,筆者那位至親的思想已經不似中國人,肆意謾罵中國,對於涉及中國在內的國際事件的評論,會首先否定中國。例如他認為中國在中美貿易戰第一期協議中,喪權辱國,中國自己令到自己國家的豬肉價格高升,對不起自己國民。

如果話筆者的這位至親已經成為外國人,但奇怪的是,他又仍十分關注中國和香港的社會時事及政治狀態等。筆者觀察,很多移民外國的香港人都有這個特點,雖然身處美國或加拿大,但仍然會熱切關注香港政治局勢,尤其特別留意香港新聞。筆者十分明白這種心理現象,因為筆者自己作為移居外國的過來人經歷。自己曾經『會花百分之七八十時間關注移居當地的新聞,而花百分之二三十的時間去留意香港新聞』。但據筆者所知,其他大部分的香港移民者就相反,會用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關注香港新聞,而小部分時間了解當地社會。所以,其實移民者對香港始終有個牽掛,剪不斷且又控制不了的人之常情。又或者殘酷地換句話說,是他們難以很好地融入當地社會生活。

但令筆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1)    為什麼上述的移居外國的香港人要看低今日的中國呢?

2)    為什麼會義無反顧地欣賞外國,表現得好似自己就是個外國人?

3)    為什麼明明仍關注留心香港社會政治發展,但人卻依然留在外國定居?若真的關心香港發展,應該要身體力行做貢獻,而不只是背後的「指指點點」。否則不是很矛盾嗎?

據筆者過來經歷分析,移居外國後的香港人,通常會經歷以下階段:

1)    初到移居地的時期,通常會覺得外國的月亮總是圓的,什麼都是美好的;

2)    一段時間後,自己就會不斷反問自己:究竟自己移民的決定是對還是錯呢?

3)    然後就會有意無意地用潛意識回答自己問題,例如如果聽到香港有不好的消息,就會暗自開心,認為自己當時移民的決定是對的;但如果在外國受到委屈了,就會自我安慰地對自己講「外國仍然都比香港好,作為新移民者,當然難免會受到些委屈了」。然後選擇逆來順受,儘管內心可能是痛苦的,甚至有時會覺得失去尊嚴都不介意,總之就要接受現實。

筆者不怕承認自己愛國愛港,對自己誠實,所以移居加拿大十幾年後,回到香港發展並留港生活。所以,就更加不明白為何當日一起移居的那位至親,現在竟會如此謾罵中國香港,似乎完全沒有感情可言。難道通過踩低故鄉,可以換得自己對當初決定的心安理得?可以減低在外國所受的委屈?可以更快令自己成為「合格的外國人」?

若你抱着逃避香港問題的心態移民,到了他鄉發覺別人所謂的文明社會原來如此,或許你會跌入另一種失落的循環。雖然「有失才有得」,但筆者在此都想奉勸移民者,要忠於自己真實的內心,要對自己坦誠。今時不同往日,中國越來越強大,今日你的選擇是多過筆者以前的選擇。除了移民,你依然還有多條路可選。

原圖︰https://www.freepik.com/

作者錢志庸為執業律師、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