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9月17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未有提出派發消費券等直接刺激市道措施。
他今早(9月18日)出席施政報告聯合電台節目時表示,現時政府在財政方面有壓力,赤字高達1,260億元,而一次性派發消費券約要花費300億元。他形容派一次消費券「可以起到一個啟德體育園了」。言下之意,是希望把錢要用在真正能改善民生的地方。李家超強調,政府政策要務實,按照實際情況而定,政府亦針對有需要的行業雪中送炭。據悉,政府預留了300億元在工程方面,以補足私人工程量減少對經濟的影響,同時引入新興產業,帶動就業。
有市民致電表示,許多年青人失業,店舖結業比比皆是。有主持亦稱,港人普遍對經濟信心不足,亦覺得市道較一般。李家超承認,「洗牌」正在發生,香港正面對轉型過程,社會需要跟上世界的不斷變化。他以「大郵輪」比喻香港,只要轉型成功,未來即使「大風浪」,船仍然穩固,強調對香港整體很有信心。
回望過去,港府由2008/09年度開始6次派錢行動,所涉公帑共1,951億元。撇除一個關愛共享計劃,大多數市民在其他五個計劃,共收到3.2萬元。有聲音質疑,政府多次派錢,導致部份市民將消費券節省的開支或把現金,通過旅遊等方式流向外地,建議應把錢用在刀刃上,幫助有需要的行業,以及為香港謀發展。
大家對今次施政報告不派消費券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記得Follow 我哋
IG: instagram.com/silentmajority.hk/
Weibo: weibo.com/u/6655322587
YouTube: youtube.com/@silentmajority_hk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