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罵人毋須「擇日」的美國總統特朗普11月10日在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又有新說法。
當日主持人提及特朗普允許60萬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或不符合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支持者)的立場,更戴著有色眼鏡指這些中國學生「不是法國人」,會監視美國、竊取美國知識產權云云。
如此引導性的提問,當所有人都以為特朗普會一如以往狂踩中國之際,他卻突然替中國說話,反問主持人是否覺得法國人更好?然後他就表示,「我不太肯定」,又指允許中國學生赴美是有益之舉。更明言若減少一半中國等外國學生,美國將有一半大學倒閉。或許是為了強化「中國好」的觀點,特朗普再把矛頭指向法國,他說「美法之間有很多問題,包括對美國產品徵收25%關稅」。嗯,原來在利益面前,美國的盟友根本不算什麼。
雖說法國總統馬克龍素來與特普不咬弦,此前更在氣候政策及承認巴勒斯坦建國等問題上分歧巨大,但特朗普突然「貶法捧中」,估計讓其他美國盟友心裡很不是滋味。
及後主持人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稱,若「台灣有事」,日本不排除動用自衛隊而惹怒中方一事,問中國是否不是美國的朋友。特朗普不願正面回答,指「很多我們的盟友也不是我們的朋友」,更說這些所謂的「盟友」在貿易上從美方獲得的「著數」,比中國還多。所指是誰?估計包括法國在內等歐洲國家會自動自覺對號入座。
無論是對中國留學生的看法,還是對所謂「盟友」的表述,都讓大眾看清,在特朗普這位商人總統眼中,從來沒有志同道合,有的只是利益算計。或許對特朗普來說,打不過的強者才是美國的「朋友」,所以,中俄兩國元首,都曾被特朗普以「朋友」相稱,當然,明眼人都懂特朗普的虛情假意,但至少說明一點:做美國的「朋友」,必須有實力。但對於實力不及中俄的國家來說,當特朗普突然笑語淫淫地搭著膞頭叫一聲「朋友」,就必須提高警愓了。
原圖:The White House官網圖片
(文章為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幫港出聲》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